哈工大报讯(商艳凯/文 李贵才/图)5月17日晚,由团中央组织的第四届“奉献者风采――在西部基层工作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事迹报告团”在校礼堂为我校以及在哈十几所高校的学子带来了一场精彩生动、感人至深的报告会。 报告会开始前,校党委书记郭大成亲切接见了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招募培训处副处长朱晓峰以及全体报告团成员。在与朱晓峰副处长交换了对共青团工作的一些看法后,郭大成书记还一一询问了报告团成员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6点30分整,当报告团的4位成员陈苏、纪玉滨、李春龙、魏巍步入校礼堂时,全场欢声雷动。我校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队员们依次向报告团成员献花。 校团委书记王淑滨主持报告会。校党委副书记崔国兰在致辞中热烈欢迎报告团来到哈工大。她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党、国家和人民对一代代青年的召唤。今天给我们作报告的4位成员,就是在这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代表。报告团已经在北京、西安等地作了多场报告,在广大青年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她希望同学们学习报告团成员服务人民、甘于奉献、建功基层的时代精神,做西部大开发的开拓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唱响新时代壮丽的青春之歌。 现任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民族中学教师纪玉滨第一个上台讲述了他的支教“故事”。“当看到孩子们因为家庭生计而面临辍学时,我就想,我能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呢?”纪玉滨在家访后组织发起了“百个圆梦大行动”,资助了当地163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并利用社会资源为支教团设立支教基金,出资5000元为泽普乡中学兴建了水泥操场。“他们再也不用为上不起学担心了!”纪玉滨的话语中充满了成就感。 “我是五常人,回到家乡很激动。”现任甘肃玉门市建设局水厂副厂长的李春龙是地地道道的黑龙江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参与了多项工程的建设,并因为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而得到了领导的重视。“是留还是走,我不断地询问自己这个问题。”最终,他没有听从家人的劝说,选择留在了那里。如今,他已经在大戈壁扎根,并骄傲地称呼自己为“玉门的东北人”。 “我只想让这些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运动的快乐。”同为黑龙江人的魏巍在支教北京市延庆县左所屯中心小学任体育教师时,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农村小学的体育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她将情景教学引入课堂,并因此被树为学校的典型。面对一直敬爱的父亲病故的打击,魏巍选择了坚强,而面对条件优越的工作,她选择了做一名山区体育教师。正如她自己说的,“这就是我该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生活。” 在全场响起的热烈掌声中,来自我校材料学院的博士研究生陈苏最后一个走上了讲台。“小时候,看到作为中学教师的母亲给学生批改作业,当时我就想,能做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这个想法一直在我的心里。”在历经一番曲折后,陈苏终于圆了自己的教师梦,他被派到山西省浮山县支教一年,主要负责英语教学。“孩子们凝望的眼神、可爱的笑脸,我一辈子都忘不掉。听到他们进步的消息,是我最高兴的事情。”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他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在全县统考中名列第一。陈苏动情地说,“我一直坚信,我的这些娃儿们,无论将来做什么,他们都会做得很好,因为在他们的身后,永远有我们这些志愿者的支持和牵挂。”
团省委副书记李豪岩在听完报告后作出了“朴实无华、催人奋进”的评价。他说,近年来,成千上万名青年响应国家的号召,到西部建功立业,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省大学生也积极参加到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们在具体的实践中受锻炼、长才干,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团结、进步的志愿精神。陈苏、纪玉滨、李春龙、魏巍是千千万万志愿者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是青春的选择,是无悔的选择。他希望广大青年向报告团成员学习,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实践中开拓视野、丰富经验,经受锻炼,增长长干! 报告会在全场响起的最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校党委书记郭大成与朱晓峰副处长交谈

亲切握手

合影留念

报告会现场

献花

校团委书记王淑滨主持报告会

校党委副书记崔国兰致辞

纪玉滨作报告

李春龙作报告

魏巍作报告

陈苏作报告

团省委副书记李豪岩讲话

会后合影

与新一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交谈